▲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平原。(资料片) 2013年5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在北大图书馆发表了一场有关读书的演讲。与“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诗词的初衷类似,陈教授的这篇演讲,旨在劝人读书。在这个纸质书受到网络媒体严重冲击的时代,手不释卷、埋头苦读似乎成了“落伍”的事。而陈教授,就像一位温和的师长,在我们快要忘记时提醒一句: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读书是件好玩儿的事。
微博之惑
我之落伍,最新的表现形态是拒绝微博。以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实时分享,此微博引入中国没几年,已“风风火火闯九州”,目前微博用户总数居全世界第一。以致很多人见面就问:“你微博了吗?”
自主发布,实时播报,短小精悍,写作便捷,商机极大……这我都相信,但如此随时随地发感慨、晒心情,不正是知识及思维日益碎片化的表现吗?本来是沟通信息、联络感情为主,因国情特殊,如今有人用来炫耀财富,有人用来聚集人气,有人“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有人则“把握营销未来”,最有趣的说法,莫过于“微博有利于身体健康”——大家都活得很压抑,有微博发泄不满、博取眼球、获得自信,因而一扫阴霾,何乐而不为!
我以为,微博作为一种表达形式,自娱可以,交友可以,揭弊也很好;但文体上有明显缺陷,写作心态不佳,传播效果也可疑。大学生、研究生偶尔玩玩可以,但如果整天沉迷其间,忙着写,忙着读,不考虑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则有点可惜。因为,我关心的是如此红红火火的微博,对于中国文化建设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很多人欢欣鼓舞,理由是“在微博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如此强调草根性,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感到忧虑的是,没有沉潜把玩,不经长期思考,过于强调时效性,且最大限度地取悦受众,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及思维习惯。而这,无论对于学者还是文人,都是致命的诱惑。
之所以如此杞人忧天,且公开说出我的困惑,是有感于今日中国的大学生、研究生,很多人乐此不疲,且将其视为最大的时尚,过高地估计了此举对于人类文明的正面效应。最近10年,网络力量狂飙突进,不要说城市面貌、生活方式,甚至连说话的腔调都“日新月异”。年轻人因此而志得意满,忽略了各种潜在的危险——包括读书、思考与表达。
保护“压舱石”
稍有航海知识的人都懂得,空船航行时,须备有“压舱石”,因此时船的重心在水面以上,极易翻船。在我看来,人文学(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伦理、艺术等)乃整个人类文明的压舱石。不随风飘荡,也不一定“与时俱进”,对于各种时尚、潮流起纠偏作用,保证这艘大船不会因某个时代某些“英雄人物”的一时兴起胡作非为而彻底倾覆。
在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生活不断涌现的时代,请记得对于“传统”保持几分敬意。这里所说的“传统”,也包括悠久的“含英咀华”“沉潜把玩”的读书习惯。
读书本是平常事,需要提倡的是“读好书”,我说的不是阅读好的书籍,而是高效且深入地读书。这很不容易。古今中外谈“读书”,没有比宋代大儒朱熹更精细的了。体贴入微,要言不烦,尤其是读书状态的描述,特别生动,值得推荐给诸位:“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看人文字,要当如此,岂可忽略!”“直要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耸起精神,树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这么读,但如果从来没有这么读过书的人,必定不是合格的“读书人”。
最后,建议诸位认认真真读几本好书,以此作为根基,作为标尺,作为精神支柱。过去总说“多读书,读好书”,以我的体会,若追求阅读的数量与速度,则很可能“读不好”。成长于网络的年轻一代,很容易养成浏览性的阅读习惯,就是朱熹说的“看了也似不曾看,不曾看也似看了”。因此,我主张读少一点,读慢一点,读精一点。世界这么大,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很多东西你不知道,不懂得,不欣赏,一点也不奇怪。我在《坚守自家的阅读立场》一文中称:“基于自家的立场,自觉地关闭某些频道,回绝某种信息,遗忘某些知识,抗拒某些潮流,这才可能活出‘精彩的人生’来。”这就是我关于“阅读”的基本立场。
(陈平原)来源:《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