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沙网

导航上方广告
搜索
63 个回复 倒序浏览
16#
高沙007  注册会员   2013-6-4 10:07:32
本帖最后由 高沙007 于 2013-6-4 10:09 编辑

高沙一带水云乡
                                            
       汪汪一河蓼水,从雪峰山腹部淌出,从历史深处流来,涌动在资江上游,润泽着这片湘西南热土。古为沙洲的高沙,因水的流变,沙的堆积,高而为垸,为村,为名重四方的高沙市。任暑寒更替,光阴荏苒,蓼水脉脉守望着这座历史文化名镇的繁衍兴盛,哺育着两岸足智多情的儿女,以其云水襟怀蔚起绵绵文采,代代风流。
    恍若奔赴千年的盟约,我,这个曾把少小情怀挥洒于古镇水畔街头的小女子,在离开她十年之后,如隔世的狐仙,在这杂花生树的春三月,再次穿越于她的新城古道,前世今生。
     曲江风景暮春幽,醉月流觞到碧流
    高沙,自秦汉人文肇始,唐代称之为市,立埠已一千三百多年。在水路为要的过往,这里作为湘黔要津,湘西南大埠,素享小南京美誉。今日高沙,仍以她的诗文谱牒,让曾经的诗情古意照眼而来。
    “市接溪田外,行来窄路斜。
    长桥平贴水,密屋直排沙。
    肆列人居货,簾招酒办家。
    僧房聊假榻,薄暝正栖鸦。”
    时光倒回,我看到长衫飘洒的上海进士彭开祐,在康熙35至38年间,作为武冈知州的他,以一首《宿高沙市》,把高沙人居的稠密、市井的繁华和自己孤旅天涯的苍凉,一古脑漫漶在我的心间。而清末大外交家郭嵩焘的《高沙樟树歌》、资江名宿邓显鹤远在长沙亲友唱合的二十六叠“高”、“沙”韵,更让这商贸古镇满被文采风流。
    “曲江风景暮春幽,醉月流觞到碧流。
    夹岸寻花邀异客,临波酌酒赠良俦。
    桃枝拂浪残红活,柳絮沾杯太白浮。
    一半勾留缘此水,闲从古渡荡轻舟。”
    当一道彩虹飞越苍穹撞入我的眼帘,燕子扑腾着双翼落在临江轩上悬山翘角的屋顶,衔来草长莺飞的传说。我看到了山环水抱着古老的回澜桥,看到了垂柳翩翩起舞的蓼水河畔踏歌而来的名士先贤。
    游船宴饮,酒微酣,人初醉。这酒前劲清润而后劲深醇,入五脏六腑可见恍惚的香绵。桃枝拂浪,柳絮沾杯。当世局混沌,举世皆浊,陶渊明臆造的中国乌托邦在此处有了寄托。当人间四月芳菲尽,蓼溪桃花始盛开,清流苍翠,短松瘦竹,涧草犹短,寻找精神乡土、灵魂家园的人发现,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月色深深浸碧水,清风透彻小轩窗,星星在酒杯中浅唱。荡一叶轻舟,片片流云碎成摇曳的翡翠,漫天浓翳的新叶将岁月染成通透的绿。这位叫刘铭鼎的清末贡生,无官名而以文名,也许太多的抱负和情愫只能诉之于笺上毫端,便让家乡的高朋酬唱、诗酒风流,同蓼水一起流淌到了今人的眼底。
    一半勾留缘此水,是汛期误了佳期?还是佳人羁恋才子?我只能以自己今天的情怀去揣摩去畅想。不过,从他的闲荡二字,我想,这位刘家公子的日子,应该更多的是良田美眷,诗意柔情。
      漫步沿江风光带,我夹岸踏春赏花。手掬一叶动人心魄的绿,任春天清香四溢;捧起花的脸庞,在水光山影中阅读生命的纯洁。
年年六月传遗事,山市装成海市华
    当亭亭如盖的参天古木摇曳满树的葱茏,当亲爱如母的蓼河开怀接纳扑腾于她怀抱的少男少女时,“小南京”里开始了每年六月的“迎故事”。
    高跷队踩过来,抬故事游过来,旱船跑起来,龙灯狮子舞起来。四方八面的青年男女,也在这青春的节日,从田园阡陌、低小茅檐、四合院中走拢来。
    廻澜桥、水南桥、城隍庙、乾元宫、火神庙、财神阁,还有那溢彩流光的新街里,四处人山人海,笙歌如潮。熙熙攘攘的高沙市啊,到处是满街满巷的红男绿女,满店满摊的叫卖吆喝,满头满脸的羞云香汗。
    千百年前,少女情怀的我,满腹轻愁最是诗。在这每年最繁华热闹的六月节,我站在亲水码头岸边,看人烟稠密,粮船云集,川流不息。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市街,宝马争驰于驿道。我游于优美的古埠滨河,满目蓼河的碧波,依稀间仿佛又看到了心仪的你,一袭风衫一袋书的优雅;看到了你搭乘的欲借六月水远游的商船,听到了船夫的叫喊,闻到了舱内飘来的酒香。我驻足高耸的牌坊脚下,看水天一色,云水茫茫。金翠耀日,身罗绮飘香;花光满路,心无限猗郁。但问何时有你返程的音讯?何处有你归来的身影?
    淡淡胭脂氤氲我的思绪。年华如梦,你把一季又一季的绿色原野,揉碎成泥土中潮湿的腐朽。青云打湿了诺言,一曲琵琶奏断了衷肠。
    风雨桥下,点一朵盛开的睡莲灯,这黑暗中的小小火焰,照亮了对方的眼睛,温暖了彼此的灵魂。清风撩动少女心事,碧水承载纯美相思。于是思念缓慢渗出,如这静水深流的蓼水河,让人心变得柔软澄澈。
    “年年六月传遗事,山市装成海市华。
    洞口黄桥石江路,逢人便说走高沙。”
    清道光年间,情深桑梓的高沙诗人肖鸿钧,在他的诗歌中反复咏叹着高沙这片水云之乡,而在他写就的十六首《高沙竹枝词》中,这排在第七首的作品应该是咏唱率最高、传播量最大的了。它如蓼水一般,传诵着当年的烟景繁华,也传诵着繁华背后年年相续的青涩情怀。
                              朦朦月下云峰塔,递递河边吊脚楼
    岁月在变,沉淀的是云峰塔一生的雄伟壮丽。塔内彩绘的壁画描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满墙的诗歌刻录着一轮轮悠远的沧桑。塔顶的青松常有鸟儿栖居,飞檐翘角上系挂着铁顶铜铃,清风徐起,铜铃悦耳,清音远闻。
    容颜易老,不变的是吊脚楼天生的妩媚动人。吊脚楼临水而立、依坡而筑,采集青山绿水的灵气,如一部歌谣,一段史诗,记载着风雨飘摇的高沙史,诉说着不寻常的百姓情。吊脚楼上的月亮好像罗敷梳妆,梳成一个十字绣球等待着梦里郎君。
    就是这古塔,这吊楼,演绎着古今的哀怨与欢欣。
    相望欲成愁,相思欲成疾。涓涓女儿泪,伤情梦里诗。在高沙的诗文史册里,我特别亲切于两位流品高雅、知书识墨的前辈红颜。高沙才人袁子洙、袁凤翔叔侄两人,天不假年,中天而落,在地域文献中所载事迹和作品不多。但他们孀居的两代未亡人袁许氏和袁曾氏,却分别以才情俱美的诗名和《衡麓山樵诗草》、《香山使者诗草》两部诗集入录《武冈州志•艺文志》。
    “烽烟满目惨干戈,无处栖身似女萝。
     回忆家园遥几许,关怀骨肉近如何。
    谁怜此地成沧海,未识何人唱凯歌。
    最使伤心禁不得,夕阳斜对泪滂沱”。
    咸丰十年,太平天国的战火逼近湘西南,袁许氏的这首《庚辰避乱有感》将天下之乱,家国之忧,飘零之苦,思亲之痛,写到了每个读者的心坎。伴韶华渐老,她叹《落叶》,作《忆梅》,咏《红梅》,题写夫君遗相,对爱情的咏叹,总是这前代佳人的生命滋养液。年届六旬,亲戚想着为老母祝寿时,老人想到夫君早去,而凤翔、玉树两侄又相继而逝,以诗却之。“镇日含悲住小楼,未亡何忍说添筹。绿窗寂寂韶光老,珠泪涟涟岁月流。纵满百年难释憾,况残两柱转增忧。无聊每向花间望,只有寒梅晚更幽。”容颜的悲苦,深心的孤寂,今日读之,恍在眼前。
    袁曾氏,这才貌双全的隔世佳人,在与远求功名的夫君书信唱和时,闺中少妇对先生的恩爱与期许,即如门前蓼水,汩汩滔滔。
   “记得当年伴读时,三更灯火夜眠迟。
    研精哪惜肱三折,呵冻谁怜笔一枝。
    长叹牛衣终须分,岂期羊叔有人知?
    从今好慰高堂望,走马长安是健儿”。
    负荷如此厚望的袁凤翔,却不能走马长安,而留给妻子的,只有收检遗稿的不尽哀思:
    “双眉紧锁积忧深,砚匣尘封直到今。
    偶展藏书和泪读,尚留残句与谁吟?
    泥鸿爪印分明在,云鹤声高何处寻。
    纵使重泉终有望,苍茫难禁此时心。”
    笔底融情,胭脂伴泪;望穿青眼,孤鹤鸣秋。我的吊脚楼里的母亲啊,你们的诗篇,至今让我满目潸然。
    云峰塔,你虽没有雷峰塔那么知名的神话传说,但你也以自身的厚重,和名传遐迩的上湘公馆一道,记录着高沙古镇的兴衰起落,咏叹着多情儿女的离合悲欢。
    吊脚楼前的蓼水,是痴男的爱之河,也是怨女的忘情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高沙007  注册会员   2013-6-4 10:09:16
阶前蓼水通沂水,江上凤山接鲁山
     天,从裂缝中挤出一缕阳光。你们回来了。
     你,曾于光绪十七年高中举人、并留学日本的李钟奇,不事官宦,毅然回乡;你们,高沙贤达袁朴、杨京华、曾梦吉,决然兴学。绵延千秋文脉,振兴桑梓人文,是你们这些华夏文明孝子贤孙的心灵旨归。你们归根在家乡这中国南方孝文化第一镇,携手于巍然大观的曾八支祠,感受孔门之泽,曾子遗风。
    “资水如练、凤岭如屏,四面尽环淑气;
    孝子在周、忠臣在汉,千秋无愧宗风。”
    就是这座已列为国家重点文物的宗祠,荟萃中国孝文化之经典与精髓。曾国藩及其儿孙三代均在此挥毫染翰,留下情思与厚望。而涤生先生手书的黑漆绿字“春风沂水”大匾,让仰头瞩目的我们,如沐当年曾子携儿就学于孔门时春风的骀荡,沂水的清和。当今海内名流曾宪梓先生,几番为高沙的曾氏宗祠题联题额,力赞曾子孝文化的千古流芳。铭刻唐玄宗像赞,历经千秋磨难,承载孝文化之厚重的曾子雕像在这里被唯一保存流传。墙上仿刻的朱熹榜书“忠孝仁爱”,“严肃整齐”,一笔一字都是对后人传承孝道、传播文明的鞭策。做官经商如浮云,办学传文才是你们的初衷。当一百多年前,由于李、袁、杨、曾四位乡贤的同心奋力,第一块“蓼湄中学”的牌匾挂在古镇的中央,孔门的儒文化根脉,曾子的孝文化余绪,在高沙有了传播的土壤。学子们胸怀家国,在这里囊萤立雪,苦读寒窗。学堂里前人种下的千年古樟,留给来者一片文的华盖,孝的荫凉。
    春风沂水,鲁山青秀。蓼河悠悠,凤岭重重。垂曾接孔的高沙古学堂,文脉深植,代起风华。新中国之后,从高沙、从蓼湄园走出的,也是英才济济,精英连连。刘寿祺,曾主持今湖南师大前身湖南师范学院和主政湖南教育多年,主编了新中国第一部《教育学》。湖南文学掌门人之一的谢璞先生,一篇珍珠赋,举国人尽知。他们为蓼湄园的古樟树更添了绿绿灵光,他们为高沙人文明灯高柱,薪火留传。
    古有无名氏题写高沙地名联曰:“清溪回澜,何日太平到仁寿;尊德敬业,乘时文敷上青云。”这里的清溪、回澜、太平、仁寿四桥,尊德、敬业、文敷、青云四校,和历代文人咏唱的高沙八景一样,铭记的,是高沙人文曾经的美丽与光辉。
    一河一古镇,一云一水乡。天上飘着的那朵白云,正与蓼水河默默对话。历经了山川岁月的沉淀,成就了如今最美的相遇。走在今天这道正在兴建延伸的沿河文化长廊,抚摸这堵诉说高沙历史的文化城墙,时光在这里凝固成一曲四季交响的乐章——春赏新绿,夏木可人,秋清气爽,冬静雪深。
    (此文发表于2013年4月21日《邵阳日报》、2013年第四期《邵阳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高沙007  注册会员   2013-6-4 10:12:48
       人都说:烟雨凤凰。那我们高沙除了久负盛名的“小南京”之外,还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称谓呢?我觉得今后就可以此称为:水云高沙。
      今后在高沙举办的活动,如龙舟赛、摄影赛,就可以冠名为:水云高沙-------***大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高沙007  注册会员   2013-6-4 10:24:42

综合网上各种美图:的确,有水有云的高沙镇分外美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高沙007  注册会员   2013-6-4 10:26:29
这篇是政府部门编纂的比较权威的高沙镇资料《政区大典----高沙镇》,里面的内容和数据可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高沙007  注册会员   2013-6-4 10:27:47
高沙镇(Gaoshazheng)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地处雪峰山麓蓼水冲积平原之上,古时蓼水溢洪改道,去雪峰山向北8公里处地势趋于平缓,四野开阔,泥砂堆积,地势增高,山环水抱,天然形胜之区,物产丰富,遂成膏腴之地,高沙因此得名。
●地理位置
地处湘中偏西南,邵阳市西部,东邻本县竹市镇,南与武岗市的荆竹镇、湾头桥镇接壤,西至本县又兰镇,北与县城相距16公里。高沙镇人民政府驻高沙镇蓼湄社区。电话区号:0739,邮政编码:422312。
●政区沿革
在秦汉有集墟,唐代立市,宋、元、明、清时代日益繁华,清乾隆25年(1760年)武冈州在高沙设分州衙门,管辖今洞口全境,清道光25年(1845年)又设千总驻军于此,成为军事要塞。1952年2月24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将原武冈县北部的七、八、九、十、十一区及三区的一部分划出,于同年4月1日建立洞口县,高沙区归洞口县管辖,1995年撤区并乡,将原高沙区所辖高沙镇、茶铺乡、南泥乡、马鞍乡、洪茂乡合并成新高沙镇。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4个社区63个行政村,共936村居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2.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5万人,流动人口0.3万人。总人口中,男性6.6万人,占52%;女性6万人,占48%。2011年人口出生率10.7‰,人口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长率7.7‰。总面积16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73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属丘陵地形,平均海拔280米,最高点的黄茅岭海拔452.8米。
●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5℃,年降水量 1400毫米,无霜期300天。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347.3-1615.3小时,年总辐射量98.69-107.9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有1000-300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61.1天,降雨量集中在每年4月至6月,5月最多。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冰冻、干旱等。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4-7月。冰冻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1月,对工农业生产及交通、通讯等都造成了较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2.4亿元。由于地处衡邵干旱走廊带,2011年发大旱,损失达1.5亿元。
●  水文
境内河道蓼水河属资江水系,发源于绥宁县七坡山,流经武阳、李熙桥、红岩,洞口县花园、高沙镇等乡镇。在洞口县高沙镇双丰村双江口汇入赧水(左岸)。蓼水河全长97公里,流域面积1141平方公里,河流平均坡降2.32‰。
经济概况
●农业(林业)
耕地面积8.2万亩,是全省的产粮大镇和国家储备肉基地。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油菜为主,2011年春夏农作物播面积17.5万亩,粮食总产量7.8万吨;养殖方面主要以牲猪、特种水产品为主,2011年共出栏牲猪45万头,家禽110万羽,水产品养殖面积1.2万亩;2011年末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48%,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主要有蜜桔、葡萄、西瓜、桃等。2011年农业生产总值9.8亿元,比上年增加10%。
●工业
2011年末共有工业企业249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21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3家,工业总产值23.8亿,占全县的三分之一多,比上年增加18.3%;规模工业增加值8.57亿元,同比增长48%;重点工业建设项目投资7.12亿,其中新建工业项目13个,投入1.96亿元,完成技改项目33个,投入5.1亿元。   
六大工业支柱产业:水泥建材、能源化工、奶糖生产、肉食加工、机械制造、电子产品加工。
●商业
历来为湘西南地区主要农产品集散地之一,也是湘西南地区颇有影响的牲猪交易市场,有良好商业传统。目前共有各类批发市场9个,大型综合超市4家,个体工商户1100家,各类品牌专卖店琳琅满目,步步高大型连锁超市和苏宁电器2011年正式签约进驻。
●财政和金融
2011年高沙财政总收入3860万元,比上年增加15.2%。辖区内有银行金融机构3家,农村商业银行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2家。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高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蜚名中外的“勤俭忠孝、和平正义、开放包容”的雪峰文化发祥地之一,由于孝德文化深厚,当地敬老爱老成风,老人得以颐养天年,健康长寿,是新兴的“长寿之乡”,2009年成功申报成为湖南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截止2011年末,建成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建成村级图书室63个,藏书3.2万册;建成4000平方米体育馆一座,村级篮球场10个。2010年建设了高沙文史博物馆,正在建设文化闲广场,复修风雨洄澜桥。主打文化品牌为曾子的“孝德文化”,文史博物馆内保存的“曾子石刻像”目前为国内孤本。高沙的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祁剧、十样锦蚌壳舞、渔鼓、石雕、剪纸等。近年来先后举办了汶川大地震赈灾义演、邵阳市老年门球邀请赛、建国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等大型文艺盛典等大型文体活动,编辑出版了《高沙楹联集锦》、《高沙民间谚语集》和《高沙诗词民歌选》等体现高沙文化特色的书籍。
●  教育
高沙目前共有高级中学一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42所,350个班级,在校学生16000人,教师71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有一级甲等综合中心卫生院一所,病床100个,员工250名;村(社区)级卫生室71个,医务工作者300余名。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6%,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
●社会保障
2011年发放粮食补贴960万元,生态林补贴6.5万元,退耕还林补贴74万元,动物防疫、副反应补贴6.4万元,油菜补贴28万元,家电下乡补贴200万元,摩托车下乡补贴32万元,汽车下乡补贴9万元;发放农村一事一议项目将补资金135万元;发放优抚款215万元;完成危房改造111户发放资金64万元;发放临时救济金16万元;发放城镇低保165万元;农村低保298万元;落实五保供养448人。目前全镇有规范的敬老院一家,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以公路为主,沪昆高速公路(G60)、洞新高速公路(湘高速S91)成“丁”字状穿境而过,沪昆高速大水互通距镇城区仅6公里,洞新高速在蓼水河南岸深塘村设有高沙互通;以镇城区为中心,竹城公路、洞高公路、高花公路、高黄路、高荆路等为主轴,乡村公路为支线,构成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全镇63个行政村的通村公路全面实现了硬化,两个村完成了通组水泥路的建设。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全镇固定电话覆盖率达到95%,闭路电视和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100%,城区内共有电信、移动营业网点12个。
●能源
农村电网全面覆盖,有供电所一家,装机35万千瓦变电站一座,正在建设110千伏变电站。
城区内共有液化气供应点3个,农村地区全面推广清洁能源,每年新建沼气池200个以上,正在建设大型管道液化气供应站。
名胜旅游
●旅游业概况
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2010年编制了《高沙镇旅游发展概念性规划》,主打旅游产品:“孝德文化”、“宗祠文化”和“红色革命根据地”、农家休闲庄园。
●  名胜古迹
境内有高沙古商城、蓼湄中学、曾氏宗祠、云峰塔、观澜书院、青云书院、樾荫亭、水南桥、黄埔军校培训基地遗址、抗日英雄纪念碑、牛江明代古村落等诸多名胜古迹。
●  景点
著名的几大景点俗称“高沙八景”,分别为:马岭回云、洪滩浴鸟、石井浮香、莲寺禁钟、石祖悬灯、洄澜涌月、沧澜涌月、沙潭跃鲤。
●  土特产品
豆腐、豆腐渣、米花、团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高沙007  注册会员   2013-6-4 10:28:06
本帖最后由 高沙007 于 2013-6-4 10:42 编辑

城区市政建设

●  城市道路

城区共有14条主街道,基本实现了绿化、亮化和硬化,形成了“五纵三横”的交通网络布局。2007年至今共改造人行道6万多平方米,新增道路面积40万平方米。

●  给排水

城区内有万吨自来水厂一座,城区自来水普及率98%,正在筹备建设污水处理厂。

●  供电

农村电网全面覆盖,有供电所一家,装机35万千瓦变电站一座,正在建设110千伏变电站。

●  燃气

城区内共有液化气供应点3个,农村地区全面推广清洁能源,每年新建沼气池200个以上,正在建设大型管道液化气供应站。



2012年4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123456  注册会员   2013-6-4 13:57:09
汤岚一文里的描述及典故大有借鉴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神者归来  网站编辑   2013-6-4 17:13:54
高沙007 发表于 2013-6-4 10:24
综合网上各种美图:的确,有水有云的高沙镇分外美丽!


高沙不愧是“水云之乡”啊!记得琼瑶小说好像是《一剪梅》中,有个浪漫的水云间,哪天有机会要在蓼水河边建个真正的“水云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九曲蓼水  管理员   2013-6-5 15:41:05
不错,大家一起努力,为高沙写一个高质量的解说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吴蒙  高级会员   2013-6-8 13:01:22
噢耶~~~欢迎大家来高沙旅游: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眾人皆醒吾獨醉  版主   2013-6-13 18:45:49
我也很想看央视的那个宣传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神者归来  网站编辑   2013-6-16 23:14:20
本帖最后由 神者归来 于 2013-6-16 23:28 编辑

人文高沙    光辉灿烂
----------央视七套《高沙古镇解说词》修改稿

      这是一方山川秀丽,历史悠久,激情奔放的热土;这是一座人文璀璨、活力四射、文明和谐的文化旅游名镇。这就是闻名遐迩于湘楚大地的“中国宗祠文化之都”、“中国楹联文化之乡”、“南方孝文化第一镇”、“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高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神者归来  网站编辑   2013-6-16 23:17:01
本帖最后由 神者归来 于 2013-6-17 05:59 编辑

      汪汪一河蓼水,从雪峰山腹部淌出,从历史深处流来,涌动在资江上游,润泽着这片湘西南的热土,脉脉守望着这座历史文化名镇的繁衍兴盛。高沙,自秦汉人文肇始,唐代称之为市,立埠已一千三百多年。五里长街,烟影繁华,享有“小南京”的美誉。

      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的湘黔古道,自西向东横贯高沙古镇全境,与蓼水河水运,成就了高沙古镇的熙攘繁华。昔日湘黔要津上的一个个动人故事,与历代文人咏唱的高沙八景一道,铭记的是高沙古镇人文曾经的美丽与光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神者归来  网站编辑   2013-6-16 23:17:47
本帖最后由 神者归来 于 2013-6-17 05:27 编辑

      始建于清光绪四年的云峰塔,楼阁式砖石结构,塔身八方五层。塔顶的青松常有鸟儿栖居,飞檐翘角上系挂着铁顶铜铃,每当清风徐起,铜铃清音远闻。塔内的山水、花鸟等工笔彩绘画,描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万道银波寒射塔,宛如金剑吐珠光,满墙的诗歌刻录着一轮轮悠远的沧桑,倾诉着高沙古镇的儿女情长。  

     位于蓼水河东岸的观澜书院,绵延着高沙古镇的千秋文脉。现为邵阳市唯一保留完整的古书院。书院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由例贡生袁敏偕同里乡人捐资倡建。书院坐东南朝西北,前后四进,两侧厢房纵横交错,占地面积3648平方米。书院门额的楹联“千重山势撑文笔;一派川流见道心”仍保存完好,书院所存的建筑及碑刻,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免责声明:湖南高沙网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向涛律师

湘公网安备 43052502000012号

Copyright © 2013-2020 湖南高沙网 hngaosha.com 版权所有.

GMT+8, 2024-4-28 22:10 , Processed in 0.257833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可信网站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湖南辟谣平台 湖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我的设置 发布资讯 主论坛 手机版 微信登陆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