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沙地灵人杰吗?
听了很多讨论,其中有说高沙出不了大官,有说很多官员在高沙从政成绩不佳,但出了高沙就事业红红火火或者仕途青云直上了。这些都是事实吗?也许只是揣测。 身为个高沙人,对于高沙的事情不护短,但也不胡说。情况到底如何?更厉害的在全国名气响当当的几乎没有,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高沙从政的已知最高的是副厅级干部如原衡阳市副市长刘兴德,海南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惠平,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军山,原邵阳市人大原副主任郭国清、原邵阳市政协副主席杨期林,原邵阳市副巡视员、政府秘书长王宽怀等,但是正厅、省部级还没有实现历史性的大突破。部队干事的出名了就是做少将(对应省部级、副省部级)的西安陆军学院前院长黄俊杰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蒋兴锦,商场上最有名的要算微信创始人张小龙,他应该也算是高沙目前来说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名气最大的人物,祖籍邵东,在高沙出生成长。科学界方面名气最大的应属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作家就是谢璞和姜贻斌,但是觉得应该名气主要是在省内,在全国只能说是小有名气,且主要在圈子内。另外还有知名桥梁专家、十三大党代表吴琦瑛。商界名气大的似乎没有,有知道的请补充。总感觉商界这块似乎大气候还没有,虽然洞口县而言大多数规模企业的掌门人都是高沙的,在县城搞房地产的基本也是高沙人。但有些事情确实让人搞不太清楚。高沙奶糖业全国市场举足轻重那么好的发展形势,为什么一窝蜂上去反而做死了?技术含量低也是可以倒逼转型升级的嘛。全县四五个水泥厂还包括邻县的,都是高沙人在做,且后来那么好的做大做强的条件,为何错失了?搞得现在周边隆回南方水泥、武冈海螺水泥两方夹击狼狈不堪。乳猪业生猪产业这么悠久的历史,但是至今却还是马路市场小打小闹虽然发起财来的也不少,另外依托悠久养猪历史的加工业几十年了确实没多大起色没搞出什么名堂来。高沙就是产生不了自己的唐人神、大康牧业、温氏集团,水土问题吗?当时的利康食品厂办得风生水起,但是也是人亡厂垮,为什么?体制上的原因和其他外部原因不说,高沙人自身的原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