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沙网

导航上方广告
搜索

©  蓼水欢歌  管理员  /   2014-03-07 18:12  /   0 人收藏

    邵阳日报 3月7日

       几年前 ,有一位外地朋友在网上抱怨 ,他开车行驶在湘中 ,本想去邵阳市 ,最后在路牌的指引下到了距离市区40公里的邵阳县城(即塘渡口镇)。
    若对湘省地理缺乏了解 ,不独容易在邵阳犯这样的错误。湘省有长沙市和长沙县 ,有岳阳市和岳阳县 ,有衡阳市和衡阳县。湘省人往往把县治设在星沙镇的长沙县叫 做“小长沙”,以示和省 会“大长沙”的区别。
    这“大小之惑”,不但让一些外地人摸不着头脑 ,即使我这个邵阳生长、18岁离开邵阳北上的人 ,介绍自己的家乡时 ,也得颇费口舌。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 ,一个人的籍贯 是“省加县名”,如某人“籍隶湖南湘潭”,说的是湖南省湘潭县人 ,谁“籍隶湖南邵阳”,自然是说这人籍贯为湖南省邵阳县。中间的府一级行政区划省略。可是近一百来年 ,中国的县 、市(地区)区划变化太多 ,许多人想三言两语说清楚自己老家在哪里 ,并不容易。以本人为例 ,是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人。市”作为省、县之间的行政区划(位阶相当于明清时期的府),近二十多年才流行。新邵县在1952年才设立 ,析分邵阳县 、新化县一部分合成 ,我家原属于邵阳县。因此 ,我父 、祖年轻时填的籍贯 是“邵阳县”。但按照精确的籍贯填法 ,我所有的档案文件里 ,填的都是“湖南新邵”。而与人交往 ,你说“新邵”,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县 ,于是我就含含糊糊地 说“我是湖南邵阳人”。— — — 毕竟新邵县属于邵阳市么。
    邵阳市和邵阳县同名 ,是这一百多年来中国政区变化 、地名变易频繁的一个缩影。邵阳市所辖故地 ,曾有过邵陵郡 、邵州郡和宝庆府的建制 ,而“邵阳”,在1913年以前的一千多年 ,一直是一个县的名字。市 、县同名的远因是1913年民国的废府设道(后为行政公署)。— — — 即废除省 、县之间“府”的层级 ,数个县组成一个松散的专区 ,由省府派员巡治。
    明清两代近六百年间 ,中国府 、县的区划比较稳定 ,以邵阳县所属的宝庆府为例 ,一直辖邵阳、新化 、新宁 、城步四县加武冈州 ,俗称“五邑”。宝庆府得名于南宋时理宗的年号 ,他在登基前曾领邵州防御使。
    在明清两代 ,除部分府和首县同名外— — — 如成都府两个首县为成都 、华阳 ,长沙府两个首县为长沙县 、善化县 ,南昌府两个首县为南昌 、新建 ,多数府与府城所在的县(即附廓县)并不同名 ,如此很好区分。问一个籍贯 ,说县名即可 ,如刘坤一是新宁人 ,陈天华是新化人 ,魏源是邵阳人。而从文化上区分 ,一个几百年区域稳定的府 ,有着某种同质性 ,因此有的时候 ,会以“府”为单位予以强调 ,比如“湘军”军威盛时 ,其中重要的兵源来自宝庆五个州县,被称为“宝勇” ,宝古佬”也指这五个州县的人— — —带有过于憨直 、刚烈的意思。
    民国初年废除府一级行政区划 ,对原来的府名 ,一般采取两种处理措施:一是完全将府名废除掉 ,如归德府 、平阳府 、汝宁府 、南康府 、嘉应府 、徽州府等等。许多有名的府都丢了名字 ,如广州府(设粤海道 ,城区属番禺 、南海二县)、重庆府(设川东道,城区属巴县)、苏州府(江苏都督行署所在地 ,城区属吴县);二是将首县的名字废掉 ,用府名代替。如1913年废宝庆府 ,邵阳县改名为宝庆县;废开封府,将首县祥符县改为开封县;废绍兴府 ,将附廓两县山阴 、会稽合并改成绍兴县;废杭州府 ,将原来两附廓县钱塘 、仁和合并为杭县。
    民国初年这次改制 ,乱得一塌糊涂 ,许多历史悠久的府城地名不见了 ,想想看 ,世上没有了广州 、苏州 、杭州 、重庆 ,情何以堪。在20年代特别是国民党北伐成功后 ,中央政府做了一些矫正。其中一项举措就是将城区从县域划出来单独设立省辖的市 ,市 、县进行分离。如1921年孙中山大元帅府之下的广东设广州市 ,他儿子孙科当市长。— — —这是“市”作为位阶高于县的行政区划之始 ,在此之前 ,市”仅仅是商品交易的某个据点 ,和“城”一样 ,是属于某县管辖的 ,如津市(原属澧县 ,为津市镇)、邵东县城两市镇。1928年设苏州市,1927年设杭州市,1929年设重庆市。而“宝庆”之名在这一轮改革中完全丢掉了,1928年宝庆县改回邵阳县。原宝庆府城的商业繁华程度 、居民人口数量以及地理位置显然不如广州 、杭州 、重庆 、苏州 ,没有能够从邵阳县境析出城区单设“宝庆市”。— — —这个错误 ,埋下了后来市 、县同名最重要的因。
    民国时 ,多数从首县分出的市 ,与县治同城,市治城 ,县治乡的分工 ,彼此没有统辖关系。市多为省辖 ,管辖数县的行政专 区“借驻”该市。而未能变成省辖市的首县 ,仍然和前清一样,城市”在县中 ,并不为一级行政区 ,如民国时期的邵阳县 ,管辖邵阳市区,1937年 ,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邵阳。— —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省府派出 ,并非一级政府 ,专员的权力远远比不上明清两代的知府。我在中学时 ,读《邵阳日报》上连载的“乱世黄金案”,佩服民国时的邵阳县县长徐君虎的胆气和正直。现在想来 ,徐君虎敢顶撞专员 ,将案子一查到底 ,固然与其胆气有关 ,但也有一个原因— — — 当时的县从行政上来说 ,是直属省府的,“专员”只是替省府督察县政而已。
    1949年以后 ,由于人口的繁衍 ,许多县被分割 ,产生了一些新的县级行政区。超级大县邵阳更是如此。邵阳市区升格为县级市 ,保留的邵阳县县治撤出市区 ,搬到塘渡口 ,新设的邵东县和新邵县分驻两市镇和酿溪镇。邵阳市成为“邵阳专员公署”的驻地。— — —“专员”在整个国家的权力架构中 ,相当于明清时代管辖数县的知府 ,但“专区”和民国时期 的“督察区”一样 ,仍然是派出机构 ,非一级政府。邵阳市和邵阳县为平级机构 ,亦无大小之分。
    1986年1月 ,经国务院批准 ,撤销邵阳地区建制 ,邵阳市成为全省最大的市 ,辖邵东 、新邵 、洞口 、隆回 、绥宁 、城步 、武冈 、新宁 、邵阳9县和东、西 、桥头 、郊区4区。1987年桥头区并入东区。1994年3月 ,武冈县变成县级市武冈市 ,武冈市由邵阳市代管。从此 ,地级的邵阳市管辖邵阳县和县级的武冈市。
    80年代末90年代初 ,全国各省 、自治区撤销地区变地级市风行,市”成为最混乱的行政区划。既有与省平级的直辖市 ,如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又有计划单列的副省级市 ,如深圳 、青岛 、厦门等等 ,更有地级市如邵阳 、衡阳 、岳阳 、常德等等;还有由地级市管辖的县级市 ,如武冈 、浏阳 、醴陵、昆山 、常熟 、仪征等等。其中一些地级市和县同名,更是乱中添乱。
    而一些由地区变为地级市较晚的市 ,避开了市县同名。如甘肃的武威和张掖。原有武威县和张掖县 ,后两县变成了县级的武威市和张掖市 ,成为武威地区和张掖地区的驻地。地区撤销变为地级市后 ,沿用了县级市之名,武威市”张掖市”只是升格而已 ,原来县级市所辖区域变成了“凉州区”和“甘州区”。如此做也有缺憾 ,给人乱了辈分的感觉。因为在清代时 ,凉州府管武威县 ,甘州府管张掖县 ,现在倒过来了。但我总觉得 ,比市县同名要好一些。
    这几年 ,邵阳市的一些人大代表建议将邵阳市改 成“宝庆市”,如此既保留了历史悠久的大府之名 ,也避免了市县同名之惑。我认为 ,全国有市县同名的省 、自治区 ,亦可循这样的思路 ,恢复名府为地级市 ,如“宝庆”衡州”陈州”;或恢复名县(民国时首县占用了府名),如绍兴市之名保留 ,恢复会稽县。
    (十年砍柴 ,原名李勇 ,新邵人 ,青年作家 、评论家)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免责声明:湖南高沙网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向涛律师

湘公网安备 43052502000012号

Copyright © 2013-2020 湖南高沙网 hngaosha.com 版权所有.

GMT+8, 2024-6-3 09:41 , Processed in 0.214332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可信网站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湖南辟谣平台 湖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我的设置 发布资讯 主论坛 手机版 微信登陆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