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山:重拾湘黔古道
邵阳日报 9月28日第三版八月的一天 ,天气晴朗 ,洞口的朋友再次邀请我去欣赏那溪山水。高顶山 、万江岩景区都去看过了 ,阳叶老师建议我们去湘黔古道走走 ,也就是那溪瑶族乡那一段 ,这是目前为止发现幸存的最长 、最完整也是最漂亮的湘黔古道。
湘黔古驿道兴于西汉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唐代全面修建 ,至明 、清臻于完善 ,形成了自长沙府经宝庆府至黔阳到贵州的一条古商道。此古道一干线三支线自东向西穿过洞口全境 ,乃历史上上控云贵 、下制长衡 、扼守那溪的唯一通道 ,被誉为南方的“丝绸之路”。经历了千百年的风吹雨打 ,遭受了马蹄 、脚板亿万次的沉重叩击 ,青石板路已变得光洁可鉴 、细腻滑润。
驱车从那溪乡政府出发 ,沿着古道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千顷瑶家梯田 ,往左边看 ,仿佛是美女的百褶裙 ,层层叠叠 ,风情万种;往右边看 ,仿佛是斑马漫步 ,摇摇晃晃 ,悠然自得。瑶家梯田呈现出极致的色彩 ,绿黄相间 ,稻浪滚滚 ,听吧 ,稻穗在阳光下低声吟唱 ,看吧 ,稻叶随着秋风在欢快地跳舞。我们停下车 ,纷纷举起手机将美景拍下来 ,传到微信供朋友们欣赏。
翻山越岭 ,进入雪峰山腹地的那溪瑶族乡宝瑶村 ,就来到了这段幸存古道的东端,我们弃车径奔而去。但见山岚牵手 ,曼舞于群山腰际 ,柔如绸缎 ,洁白似雪。一条青石板小路蜿蜒伸向前方 ,在丛林中若隐若现。
脚下是清澈的宝瑶河 ,这是宝瑶人的母亲河 ,由十八口古井和无数小溪汇成,如同广西巴马的风景。河里有许多漂亮的鹅卵石 ,河堤上的紫薇 、枫香 、红豆杉 ,树龄都有上百甚至上千年。
宝瑶村被绵亘起伏的群山拱抱着 ,轻柔飘逸的山岚 ,自然弥漫 ,如绸如霞。一座座千姿百态的岩峰 ,似雕塑 ,凝聚着远古的深沉 ,蕴藏着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漫步走过古道遗迹太平桥。这是一座风雨桥 ,两旁架有宽厚的木板 ,供路人歇息。柱枋或雕龙或画凤 ,栩栩如生。桥内供有观音 、关圣等神像 ,旁有墨联:清风江上往来人共谈古今 ,秀水亭中上下客聚会情缘。”对仗工整 ,通俗易懂。
宝瑶古寨是湘黔古道往来商旅驻马休憩 、养精蓄锐的驿站。那残缺的寨堡和寨门 ,曾经的马槽和马厩 ,还有笨重的套马石 、刻有各种图案的青石板 ,都在默默地诉说着古道的沧桑。
根据阳叶老师的介绍 ,我们找到了宝瑶村八十岁的陈由俭老人 ,他通晓当地的文化 、历史 ,写了许多诗句纪念先辈的功德。陈老精神矍铄 ,思维敏捷 ,说起宝瑶的历史 ,如数家珍 ,滔滔不绝。他说 ,宝瑶是湘黔古道上难得的平旷之地 ,也是两府交界之所 ,地理位置异常重要。这里曾经商贾云集 ,十分兴旺 ,素有“小南京”之称。随着战争的洗劫 ,湘黔古商道被废弃 ,这座美丽的小山村也就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六百多年前 ,新化县陈 、阳 、舒三姓人家迁来此地 ,他们和睦相处 ,亲如兄弟 ,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宝瑶。宝瑶人民风淳朴 ,尚文尚武 ,家家户户都把送小孩读书作为头等大事。宝瑶人不分男女老少 ,都继承了新化人的传统 ,闻鸡起舞 ,个个练得一手好武功 ,外村人一般是不敢欺辱宝瑶人的。上世纪初 ,宝瑶就发展到了近万人 ,他们不畏强势 ,得罪了土匪。黔阳和广西的上千匪徒 ,大举进犯宝瑶。宝瑶人奋起还击 ,虽然人人都有一身武功 ,但怎敌得过匪徒的洋枪。宝瑶人惨遭杀戮 ,几乎灭绝。匪徒将他们的家园全部烧光 ,至今村里还留下许多昔日的断垣残壁。
陈老院子里有一公一母两棵银杏 ,树龄已有1600多年了。两树相距约二十来米 ,皆高耸入云 ,需五六人才能合抱 ,苍劲古朴而又显出无限生机 ,远远望去 ,似一对恩爱夫妻。
我们告别了陈老 ,继续前行 ,攀援于悬崖绝壁上的石级小道 ,跋涉陡峭夹缝,翻越嶙峋的异石奇峰 ,山风吹过 ,林涛隐约可辨。恍惚中 ,马蹄声 、脚步声 、扁担声、吆喝声 、喘气声在耳边轮番鸣响 ,声声撞击着心房。我分明看到了层峦叠嶂上艰难行进的那一行行商队 、马帮的晃动身影,清楚听到了午夜时分肩挑手提的那一列列瑶汉先民的不屈呐喊。试想历史上有多少男子为了延续生命而化为山贼土匪刀下鬼魂 ,又有多少女子为了生存而沦为烟商银商钱下娼妓。
古道边有块巨石 ,上面刻了一个大大的“寿”字 ,当地人说这是诗家天子王昌龄所书。唐朝天宝年间 ,王昌龄被贬为龙标(今洪江市黔城镇)县尉。宝瑶古寨的一位读书人送山货到洪江 ,听说龙标县城来了一个诗家天子王少伯 ,又 是“爱民如子”的好县尉 ,就想请他为正在修建的古道凉亭题字作对 ,于是慕名来到龙标县衙。读书人把家乡美景说得如诗如画 ,王昌龄听得如痴如醉 ,兴致勃勃 ,随即答应第二天随他去湘黔古道踏青游览。看到巨石上的刻字 ,王昌龄高兴地对读书人说:这里山清水秀 ,美若仙境 ,人生于此 ,必定长寿。”说完从地上捡起一颗小石子 ,在巨石中央画了一 个“寿”字。读书人后来请来石匠 ,依笔画描刻下来 ,才保存至今。王昌龄进入宝瑶古寨驿站 ,热情好客的瑶家人拿出珍藏的甜酒和熬茶款待他。
巨石过去一公里 ,就是思义亭。传说王昌龄进入那溪后 ,执意下马步行 ,当走到山坳新修的凉亭歇息时 ,一轻山风吹来 ,顿觉心爽神怡。一杯茶水进肚后 ,王昌龄脱口说 出“莫忘喝杯茶再去 ,且缓待几阵风来”。读书人欣喜 ,赶紧记录下来 ,后请木匠刻成匾对 ,挂 于“思义亭”内。思义亭原 名“施义亭”,意为施舍行善 ,以义相投。后来 ,过往旅人在离开宝瑶地界西去时 ,都会在此亭思念铭感一番瑶民们的款款情义 ,遂将施义亭改 为“思义亭”。
瑶乡乡志称 ,清代道光年间 ,当地开明财主陈再辉捐资重修了思义亭。陈由俭说 ,陈再辉四兄弟中有三个捐资修了石板路 ,一个兄弟的遗孀 ,因不要她出资修路,她就主动重修了思义亭。
思义亭建筑面积六十六平方米 ,砖木结构 ,四面青砖齐檐 ,内以四排木柱支撑屋檐 ,两端古牌坊式造型 ,高约七米 ,牌坊正中 嵌“思义亭”三个大字 ,旁边绘山水画图。湘黔古道穿亭而过 ,亭内地面却全是用圆形 、半圆形的各色小石子扎插 ,铺设出云彩 、鼓锣旋 、铜钱花等各种图案。这些小石都是从六十多里远的洪江罗卜湾运来。石块经过严格筛选 ,形状 、大小 、厚薄相似。每块小石约长六厘米 ,厚一厘米左右 ,全系斜插 ,共用小石七万三千余块。而这么多的小石 ,要用同等数额的铜钱方能换取。当年建亭者本想用铜钱扎插铺设,但恐招人盗窃 ,损坏路面 ,故以钱换石 ,方成此百年不毁之业。那有点夸张的铜钱和莲花图案 ,是颇有涵蕴的 ,有意提醒来来往往的过客 ,不应该见利忘义。
太阳要下山了 ,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返程的汽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