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学生抗议活动发言人:没有攻占马英九办公楼计划
台湾抗议学生25日拒绝马英九提出的会面要求,在岛内引发很多猜测和质疑。26日晚,《环球时报》专访了学生代表施彦廷。施彦廷今年25岁,是台大政治学研究所的学生,目前担任“占领国会行动”媒体发言人。 环球时报:抗议学生为什么拒绝与马英九会面?有一些舆论认为学生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和加码,对此你怎么看?施彦廷:我们拒绝会面是因为觉得他还有预设的前提,并没有让党籍“立委”自由地对服贸协议做出表态,表达出他们所在选区选民的心声。我们现在的 诉求有四个:第一是退回服贸协议;第二是制定“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第三是扩大和业者协商;第四是“公民宪政会议”。您刚才提到的诉求演变,其实是我们一 开始发起的时候,参与者还没有办法完全达到共识,之后才渐渐有机会把共识凝聚下来。
环球时报:你们想通过这次行动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抗议将持续到什么时候,下一步准备攻占哪里,是否会攻占“总统府”?
施彦廷:我们当然希望建立起两岸协议的法制化,希望能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完整地表达人民的意见,服贸协议也应该基于这样的机制和民主程序来处 理。至于行动,将持续到实现我们的诉求为止,还没有讨论过停止的时间。目前,我们并没有采取更激烈或更激进的行动的打算,也没有攻占“总统府”这种计划。 现在是想让台湾民众理解并支持我们的诉求,用我们的力量给政府一些压力。
环球时报:有很多质疑说大部分学生对服贸协议根本不了解,你怎么看?
施彦廷:很多学生不知道服贸协议,最大问题就是政府并没有妥善地把服贸协议的内容和影响告诉人民。所以我们才会说这是“黑箱服贸”,好像政府遮 遮掩掩地想让它赶快通过。至于“立法院”举办的公听会,民众虽然可以参加,但表达的反对意见还是没有用,没有办法让条文发生改变。
对大学生来说,一方面国民党在推动服贸协议的时候没有照顾到民主程序,使台湾民主发生一些倒退。另一方面也有学生认为,签定服务贸易协议之后跟 中国大陆的经贸开放有可能让大陆资本大量进入台湾,增加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影响力。其实现在台湾大学生毕业的起薪逐年下降,房价却越来越高,再加上经济并不 景气,我觉得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很焦虑,担心买不起房子,也不知道有没有本事养小孩。
环球时报:不少学生代表被爆与绿营关系密切,像林飞帆曾是蔡英文宜兰竞选总部青年军,能详细讲讲学生和绿营在这次行动中的互动情况吗?
施彦廷:这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有十几二十个人,由不同的学生社团串联起来,在议场的食物和水则是由外面热心民众捐赠的。
有一些媒体和网民对我们的背景有一些猜测,其实是子虚乌有的。像林飞帆是台南人,为什么会跑到宜兰当她(指蔡英文)的干部呢?除非能拿出证据 来。至于我们在运动中和民进党的关系,是一直有民进党在外面声援,但并不是有组织地与我们互动。大部分的情况是:如果我们遇到一些困难,譬如警察想对学生 动粗或刁难,民进党“立法委员”会帮我们排解纠纷。
环球时报:攻占“立法院”和“行政院”,在你的认知里是不是违法行为?
施彦廷:这的确触犯毁损公物的法律,但是在一个民主法治社会,如果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而破坏了一些规则,我觉得还是可以被允许的。如果我们能让台湾民主更推进一步的话,毁损公物的确是有点问题,但并不是大问题。
环球时报:一些民众因怕遭围攻,不敢发表支持服贸的看法。是否觉得你们的抗议在某种程度伤害了台湾民主?
施彦廷:他们遭到围攻不是遭到暴力对待,也不是遭到“国家的惩罚”。言论自由是你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同时也要为自己的意见负上责任。这和“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并不冲突。
环球时报:台湾大学生怎么看大陆?
施彦廷:除了电视和报纸外,台湾学生主要通过网路(台湾称网络为网路)了解大陆。我一年前到过大陆江南一带,其实就我认识的同学,如果去过大陆 的话,第一印象应该不会太差,可以看到很熟悉的景象,很熟悉的文化,但可能还是会觉得政治体制的不一样让人民的生活有很大差异。
环球时报:如果大陆有工作机会,你会来吗?
施彦廷:可能会去看看吧。(记者吴薇)
来源:环球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