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隆回置县始末
作者:周后平来源:邵阳日报1947年的邵阳发生了两件轰动全省乃至全国的大事:一件是“永和金号”惨案,另一件是隆回置县。“永和金号”惨案因宣传较多 ,故知之者众。隆回置县知之者多,但隆回置县一波三折的过程却知之者寡。
民国时期的邵阳县辖48个乡镇 ,相当于现在的邵东、新邵、隆回 、邵阳四县和三区的辖区 ,一些偏僻的乡镇如原隆回 、隆中 、隆治三乡(今隆回金石桥 、司门前一带)与县府相距100余公里 ,交通不便 ,行政管理鞭长莫及。邵阳县政府于1946年3月向原湖南省政府提交了一份县参议会通过的议案 ,要求析邵阳县西北部分乡镇设隆回县。1947年1月 ,省府做出决议 ,同意设置隆回县。4月14日 ,省民政厅正式下文:5月1日设设县筹备处,8月1日正式成立县政府 ,辖隆回 、隆中 、隆治 、中和 、果胜 、西胜 、保和 、礼教八乡和桃花坪镇 ,县治设六都寨 ,为二级乙等县 ,隶属湖南省第六行政专员公署(邵阳)。
这件事一公布就遭到很多人反对 ,理由是:所划八乡一镇面积不过全县四分之一 ,人口仅20余万 ,境内山多田少 ,地瘠民穷 ,以地方之财力物力 ,不能维持一县之开支;县治设六都寨 ,位置太偏僻 ,特别是桃洪镇及周边三乡到六都寨没有公路 ,一天都难达到 ,而去邵阳县城办事乘汽车一天可往返。
接着 ,反对派立即付诸行动:一是组织县参议员联名向县参议会提出议案 ,要求省政府收回隆回设县成议。5月14日这一议案在县参议会上获得通过。这是以合法程序反对。二是组织请愿团 ,分赴中央 、省、专署 、县政府请愿。这是走信访之路。三是筹措经费 ,每乡出资一百万元(当时法币)做为活动经费。这是后勤保障。四是召开新闻发布会 ,印发传单。五是组织了学生前往专署 、县政府游行示威 ,以造声势。
对于反对派的主张及做法 ,省 、县政府没有采纳和动摇。对县参议会的决议案 ,省民政厅刘千俊厅长致邵阳县长徐君虎的书面答复是:制为定案 ,当照计划执行 ,决不更易。”5月1日按期成立了筹备处 ,李萼(邵阳人)任主任 ,省府还派出二科科长刘国粹(中和乡人)和三科科长欧阳襄(隆回乡人)组成先头工作小组 ,于5月15日抵邵。当晚邵阳党政头面人物 、新闻界代表及一些社会贤达在邵阳洞庭春酒家设宴款待李萼一行。
5月21日 ,李萼一行的筹备处驱车欲前往六都寨查看办公地点。不料沿途看到听到都 是“打倒李萼!”打倒赞成隆回设县的落伍分子!”等标语和口号 ,还不时有人向汽车抛掷砖块 、瓦砾。为防不测 ,李萼改变了去六都寨的计划 ,只身前往松坡中学(今隆回一中),意与反对派代表罗锦华等沟通解释。刚开始交谈 ,就有桃花坪镇镇长肖英带领十余人来校质问。双方刚见面 ,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旋有暴徒数十名,蜂拥入校 ,始则投掷砖石 ,继则将李氏(李萼)拖出室外 ,肆行毒打 ,头部击破 ,血流如注 ,遍体鳞伤 ,并抢去皮包一个 ,法币十万元 ,眼镜一副……”(小阳春晚报》载)。李萼因伤势过重 ,当晚乘车返邵至省立邵阳医院接受治疗 ,并将此事电传专署 、省府。光天化日之下在校园内聚众殴打省府“钦差”、准隆回县县长 ,闹出了血案 ,滋体事大 ,官方震怒了。时省府主席王东原发来了电报 ,要求地方“严密捕拿肇事要犯”,并派省委员毛秉文来邵督察。一时邵阳空气紧张起来 ,徐君虎县长也为了难。反对派的主张不无道理 ,虽有过激行为,但打压过重 ,势必激起民变。徐县长只好请出“和事佬”、县参议长谢煜焘 ,斡旋这宗血案。经谢议长在双方斡旋 ,反对派最先服软 ,觉得事态闹大 ,难背责任。特别是受害当事人李萼的宽宏大度为妥善处理这起案件起了关键作用。他想到今后要主政隆回 ,不宜招来怨气 ,为赢得好口碑,主张适可而止。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因李萼伤 势“不重”,就不缉拿“凶手”了 ,桃花坪镇长肖英被撤职查办 ,镇商会代表停职改选;不当众道歉;赔偿所失钱物。同时反对派派代表贺柏青 、朱鲲陪同李萼前往六都寨视事。这一殴打县长的事件得到了圆满的处理。
经过这一事件 ,反对派气势骤然下降 ,知设县已成定局 ,于是退而求其次,提出三点要求:1 、改县名;2 、迁县治;3、县域扩大。他们继续派人到省府请愿 ,锲而不舍。直至1948年6月9日省府以“民一字第三九二0号”代电予以明确答复“不予变更”为止。
李萼经此一劫 ,因祸得福 ,用他的宽宏大量而赢得了口碑和威望 ,后面的筹备工作开展得很顺利。1947年8月1日如期挂牌成立隆回县政府 ,县治六都寨,李萼任首任县长。至此置县过程虽一波三折但最终尘埃落定。
1949年10月 ,隆回解放 ,建立了新的隆回县人民政府 ,县治设桃花坪镇 ,隆回县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