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水欢歌 发表于 2014-1-6 19:00:58

葛剑雄:一个健康的社会 多数人是不关心政治的

      葛剑雄,这位年近七十的老者,精力旺盛,每天睡眠不足六小时。教授、图书馆长、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常委等多重身份的兼顾,似乎使他练就了工作的平衡术。他爱发表意见,在其敢言理论里,却有着重要的一条:“不越界,注意红线,和留有余地”。他对廉政瞭望记者坦言,自己也有双重人格。  有人评论说:葛剑雄是典型的80年代人。在历史系毕业生吴恒眼里,葛剑雄则是一位“潮人”。他向廉政瞭望记者透露,葛剑雄是复旦最早使用空调、电脑和摄像机的老师,但奇怪的是他从来不用手机,因为害怕被控制。在这个拇指社会,利用技术、但不想被技术裹挟是他的生活准则。
  和葛剑雄同为著名地理学家谭其骧的门生、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周振鹤对记者说:“葛老师是个聪明人,执行能力很强,听说他半夜一点多都在发微博。”
  “较真”亦是葛剑雄的一大性格特点,对待学生出国留学的推荐信,葛剑雄会亲自为学生写。复旦中文系老师严峰这样评价他:“人家名流做图书馆长,只是荣誉性的安排,但葛老师60多岁来当馆长,是动真格玩命干的”。
  过去六年,葛剑雄连续两次当选全国政协常委,进入公共舞台,广泛对各种议题发问、质疑、谏言,质问教育部长研究生考试泄题事件,是有关他的标志性新闻。
  虽然爱发表意见是葛剑雄的一大性格特征,但在他的敢言理论里,有着重要的一条:“不越界,注意红线,和留有余地”,这样的红线哲学令他以批评者的身份在体制内游刃有余。他被一些人认为很有“政治智慧”。
  亮相公共空间的他,也曾多次被争议所包围。2008年时,复旦大学接受委托,设计建造中华文化标志城,他是这个项目的首席专家,引来一片骂声。2011年,方舟子向复旦举报著名历史学者朱学勤涉嫌论文抄袭,埋怨葛剑雄不尽职追查,网上对他的质疑声更是不断。面对这些纷杂的批判之声,他在媒体面前不疲于解释,也坦言心里确实不痛快。
  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杨光辉在接受廉政瞭望记者采访时表示:“知识分子往往局限于有限的专业视角中,但葛馆长可以跳出这一块,对广泛公共生活的介入,打开了他的学术眼光,看问题的思路和高度就会不太一样。”
  葛剑雄访谈录:
  一个健康的社会多数人是不关心政治的

    政协常委有多管用

  廉政瞭望:您提出规范离任领导人待遇的议案最近得到了中组部的回复,是怎样的初衷促使您提出这样在外界看来很“大胆”的提案?
  葛剑雄:这也不算很大胆,任何提案和意见只要不违背宪法和政协章程,就没什么好顾虑的。
  现在离任的国家领导人越来越多,另外我也了解到一些地方确实存在对他们的待遇越搞越高,他们身边的家人利用他们的地位谋取私利的情况也是有的。我还听到民间有一些议论,说一些退休官员待遇有多好。我其实认识一些人,他们中个别人的待遇没那么好。所以,国家应该制定一个标准,离任领导人对国家有贡献,应该享受到比较好的待遇,但得有一个透明公开的规范,比如哪些待遇是给他们自己的,不是给家人的;再比如,也没必要离任领导人的工作待遇都保留,他不工作了,还保留什么?也不是所有安保待遇都有必要保留。
  廉政瞭望:您已经担任了六年的全国政协常委,政协常委是不是比一般的政协委员说话管用?
  葛剑雄:全国政协常委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有近300位。全国政协委员2000多位,每年开一次大会,政协常委每个季度还要开一次会,有时候还要参加一些研讨会,视察活动等,在京内的常委活动比较多,我们京外的活动少一些。但担任上一届政协常委时,我也有出访台湾,在地方上我们也列席上海政协的活动,如去湖南考察等。应该说,政协常委起到的作用大一些。
  廉政瞭望:政协常委提案是不是更方便?怎么和有关部门沟通?
  葛剑雄:沟通的方式和渠道有很多种,对口部门对口联系。有的是书面答复,有的是当面讨论征求意见。有一次我提出了一个有关信息浪费的议案,工信部的人打电话过来找我沟通;有关身份证信息的提案,公安部派局长和处长来和我谈了两次;关于对外文化方面的提案,孔子学院邀请我到他们总部了解情况。


  城镇化不能替代户籍改革
  廉政瞭望:之前您的一些提案引发过一些争议,比如特赦,您怎么看那些攻击您的人?
  葛剑雄:我的提案都是经过调查的,有的政府表示做不到,这种情况,一般我会想着以后继续提。
  还有就是我认为以后条件成熟就可以做到。像以前我提过的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交通部刚开始不同意,认为于法无据,但是两年之后实施了。就特赦而言,我始终还是坚持。国家从治理角度讲,不能只有严没有宽,特赦是国际通例,中国历史上也有过。我希望未来可以推行,中国宪法上规定国家主席有特赦权,特赦不仅仅应该用在政治领域,对民事领域也应该试用。
  廉政瞭望:这些议题的触角都很广,生活中是不是经常注意到社会出了哪些问题?
  葛剑雄:这是种积累,我们做这个工作就不能仅仅局限在自己的本职上,我的本职工作——教学的事情用不着中央政府解决。我提出的都是全国普遍存在的情况或者重要的问题,一般都要经过调查了解,没有把握我是不会提的。我常说提案应该不大不小,大的比如改革开放,你也提不出什么,我们个人就拾遗补缺,而太琐碎的事情,用不着以提案的形式。
  廉政瞭望:您曾提出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城乡的身份限制。这项改革的根本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葛剑雄:户籍制度改革的要害不在于户籍本身,而是户籍上面附带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这个方案我早就提过了。户籍本身只是反映居住的状态,这是一个管理的问题。但是现在户籍问题解决起来很困难,北京上海户口为什么这么值钱呢,就是和户籍所附加的身份和福利有关系。这部分应该区分开来,凡是中央政府给的权利,比如社会的基本保障、义务教育,不管哪个地方的户籍都应该享受。但是地方政府附加的地方福利和待遇,什么人能享受,应该有个规定,这个门槛也是公正公开的,权利和贡献要联系起来。
  廉政瞭望:城镇化战略是否能配合户籍制度改革,成为一个解决人口问题的机遇?
  葛剑雄:关于城镇化的报告和报道都太以偏概全了,说好的,说坏的都有,但不能把城镇化的弊病推到城镇化本身,城镇化是不可抗拒的。城镇化是城镇化,户籍是户籍,不城镇化,户籍也是可以改革的。我早就说,户籍只要把登记和福利,身份剥离就可以。


  有能力就批评
  廉政瞭望:您说一个健康的社会大多数人是不关心政治的,那您认为中国人到底是太关心政治还是太不关心政治?
  葛剑雄:正常的高层社会管理是少数人的事情,一般人没办法判断,大家都来关心反而是坏事,老百姓就关心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比如我的医保问题,不要那些过大的问题,你管不了的。
  廉政瞭望:您在微博和网络都很活跃,但为什么却不用手机?
  葛剑雄:我觉得用手机对我不方便,增加麻烦。我不愿意用手机随时被人家摆布,比如你要采访我,你先给我发邮件,我和你约时间。我为什么要你电话打过来,我当场回答呢?也许退休了我就用手机了,但现在我不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和家人都不用手机。我到交通不便的地区,会带个手机,但这个手机只发邮件,不打电话。
  廉政瞭望:不少媒体称您为“葛大炮”,您感觉自己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吗?
  葛剑雄:我不觉得我锋芒,现在媒体说我是大炮,这是误解,我提的意见都是很谨慎和理性的,都是讲究妥协的,没什么过分的。人家说我质问教育部长,部长有什么不能质问的呢,我只是代表我们小组的委员,而且我的意见没什么过分的,媒体往往夸大了一些事实。
  大家可能有种错觉,我发表意见的范围比较广。我有能力发表自己认为正确的,发表了又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那我就发表,有些领域我是很少发表意见的。有些事情碰不到,碰到了的话也会(提意见)。比如有一次在广州白云机场,我认为他们的收费比较高,我就坐在机场写了一篇文章,后来就登了。我会批评,但我得有把握。比如高铁、春运,我都批评过,我有能力就批评。
  廉政瞭望:您说您有双重人格,是源于体制内人的通病?为什么?
  葛剑雄:除了反政府,一般人表达自由意志,政府不应多管,这样搞得人家都不能说真话。我也有双重人格,不可能完全做到随心所欲,有些真话在一定场合就不说了。不让自由发言,不要人性自由表达出来,这就是双重人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葛剑雄:一个健康的社会 多数人是不关心政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