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声 发表于 2013-4-22 22:56:50

读透邵阳名文化 堪称地道邵阳人

本帖最后由 沙潭跃鲤 于 2015-12-7 20:29 编辑


《邵阳城市报》夏晓山文章
开栏语
    邵阳名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过耀眼的光芒。然而,斗转星移,具有深厚底蕴的邵阳名文化随着时光的流失,与现代生活已渐行渐远。邵阳市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夏晓山以崇高的责任、丰富的积累,多视角、全方位地挖掘、诠释了邵阳名文化的多彩画卷,读来亲切、自豪,给人以启迪和振奋,对于文化强市尤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报从本期开始特辟专栏,发表夏晓山“邵阳名文化”系列作品,以食读者。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邵阳名文化确确实实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我要讲的“邵阳名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也可以说是我们邵阳最精华的地方文化。
邵阳名文化的涵义
    邵阳是一座有着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和文化名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民俗风情习惯和政治经济情况,孕育出了独特的邵阳名文化。“邵阳名文化”是我最近研究提出的一个新名词。“邵阳名文化”,“邵阳”好理解,是地名,“名”也好理解,就是著名、知名、有名、出名的意思,而“文化”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涵义却非常深刻而广博。要了解和理解邵阳名文化,首先在于了解什么是文化。
    (一)从“文化”的起源及释义来看,文化的含义丰富多彩。“文”和“化”都是古字,《周易》中就有“以文化之”的记载。
    (二)从“文化”的基本释义来看,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的解释主要有三个:(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我们常说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精神财富比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名胜古迹、文物等等。(3)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文化知识、文化水平等。我们平常说的,我们某某人有文化、有水平,就是这个意思。综合来看,文化的涵义非常丰富,包括所有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文化现象、文化产业、文化知识、文化水平、文化活动、文化艺术等,人类与自然世界一切创造性的成果都可以归结于文化。
    关于文化,很多的专家、学者、教授都希望“一言以蔽之”给文化下定义,但世界上还没有人能做到,有人统计目前文化大约有两百多种解释。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在我看来,邵阳名文化是凝聚邵阳历史与现实的独具特色、优秀精萃、名闻于世的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邵阳名文化的内容形式
    (一)、邵阳名文化的分类
    邵阳名文化含义丰富多彩,内容包罗万象,意义影响深远,邵阳名文化我大概将它切分为三块:
    1、物质文化。所谓物质文化?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等。邵阳名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可以说是五彩纷呈,如市区的蔡锷故居、松坡图书馆、宝庆府古城墙、北塔、东塔、水府庙、八路军驻湘办事处、抗战纪念碑、仙人井等,新邵的白云岩、文仙观、药王殿、张氏宗祠、张干故居等,武冈的古城墙、文庙、中山堂、浪石古建筑群等,邵东的荫家堂、云霖寺,隆回的魏源故居、袁吉六墓地等,洞口的蔡锷公馆、古宗祠建筑群,邵阳县的塘田战时讲学院等。邵阳市现有北塔、魏源故居、蔡锷故居、公馆和公募、塘田战时讲学院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国务院即将公布13处,有省文物保护单位54处,这些都是物质文化的范畴。
    2、“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遗”在邵阳名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以隆回为例,该县目前拥有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2个省级非遗项目,是全国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最多的县之一,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强县,文化部授予“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特别贡献奖”。2011年11月中旬,隆回的滩头木版年画、呜哇山歌、花瑶挑花远赴台湾参加“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受到台湾人民的热捧。据文化部门统计,邵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目前全市有国家级保护项目9个,省级保护项目21个,市级保护项目27个,国家级传承人6人,省级传承人7人。
    3、风景名胜和自然遗产。邵阳境内山环水复,名山胜水,风光秀美,景色宜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被誉为“山水甲桂林”的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地貌崀山风景名胜区;有八十里南山的中国第一牧场;有全国七十二佛地之一的武冈云山;有神奇绿洲的绥宁黄桑和洞口罗溪;有潇湘八景之一的隆回花瑶景区和含魏源故居;有横穿市区的湖南第二大河流绮丽资江;有“中国紫薇第一园”双龙紫薇园等等。
    往往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和风景名胜都融合在一起,如水府庙属于物质文化,而水府庙里表演过的祁剧和门楼上镌刻的对联又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水府庙与在此交汇的资江和邵水,又构成了一处风景名胜,即宝庆十二景之首的“双江秋月”。
邵阳名文化的形成历程
    邵阳名文化的形成,既有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又有祖先巧夺天工之功,抛开自然造化不论,我认为邵阳名文化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1、中原文化的熏陶。邵阳开发较早,从而很早便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晋有陶侃建学宫、植双杏、播书香,开风气之先;唐有胡曾咏史,草檄退兵,为以诗咏史第一人;宋有周敦颐筑池著说,周仪、周湛、周钦祖孙三代联袂而出,三代进士,树立书香门第榜样;清初车万育著《声律启蒙》,泽被后世,并与儿子车鼎晋、孙子车敏来蝉联三代翰林,车氏一家出6个进士;清末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自此,邵阳一度属于风气开放的文化先进地区。清末朝廷官报记载:“湘省举行新政,唯教育最著成绩,宝庆、新化为称著者之一。”清末时兴起去东洋和欧美留学的热潮,当时邵阳地区的留学生约占全省留学生总人数的1/3。可见邵阳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十分深厚,很早就成为一座文化名城。
    2、梅山文化的影响。邵阳大部分地区属于古梅山地区。据清朝道光年间的《宝庆府志》援引《宋史·梅山蛮传》说:“上下梅山峒蛮,其地千里。东接潭(潭州,今湖南长沙),南接邵(邵州),其西则辰(辰州,今湖南沅陵),其北则鼎(鼎州,今湖南常德)。马氏以来,蛮人据之,号曰莫徭。”凡此区域,高山林立,深涧纵横,交通十分不便。由于生存空间的相对封闭和族群的相对独立,一千年多来,深厚悠远的土著文化和历代移民带进来的外地文化不断整合、交融、同化,形成了神秘而独具特色的梅山文化。何谓梅山文化?就是至今仍集中保存于湖南中部、西南部的一种古老的原始渔猎文化。梅山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巫文化。梅山文化是一定历史阶段梅山地区的人民大众所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邵阳名文化深刻地受到梅山文化的影响,并将梅山文化纳为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代的变迁,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梅山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危机。
    3、民俗文化的滋润。邵阳交通相对闭塞,致使境内社会生活长期处于亚稳定状态。古老的民风民俗在邵阳一直保存得比较完好。长期保存在民间的民俗和文化事象,也可以说是过去先民时代社会生活的活化石,具有其独特的文艺学和人文学科价值。比如邵阳县的布袋戏、绥宁县的“四八姑娘节”、隆回县小沙江花瑶的服饰、瑶族的赶苗活动、滩头年画等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透邵阳名文化 堪称地道邵阳人